• 厄立特里亞簡介
  • 資訊摘要
  •   厄立特里亞國位于非洲東北部,西鄰蘇丹,南鄰埃塞俄比亞、吉布提,東隔紅海與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相望,扼紅海進出印度洋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海岸線長1200千米。地形以高原為主。東部平原由西北向東南緩傾。馬雷布河為最大河流。
      厄立特里亞境內中心地帶為海拔1800~2500米的高原,向西至蘇丹逐漸傾斜,向東至紅海平原陡降。草原與半荒漠廣布,沿海有狹長平原,海濱多珊瑚礁。最大的河流是馬雷布河,全長440公里,流域面積23455平方公里。高原地區氣候溫和,涼季(12月至次年2月)氣溫為15℃,熱季(5月至6月)氣溫為25℃。東部和西部平原地區氣候炎熱,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高原和西部地區全年降雨量為1000~2000毫米。東部除阿斯馬拉東北有一狹長的多雨帶外,大部分地區雨量不足,尤其是紅海沿岸平原,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干旱,呈沙漠狀態。
      厄立特里亞獨立后,注重政權建設,加緊經濟重建,政局保持基本穩定。政府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進行兩次內閣改組。1997年厄制憲議會通過了新憲法。1998年2月19日,厄人陣黨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九次會議,討論了人陣黨中央委員會提交的關于厄政治、經濟形勢報告和工作報告。5月,與埃塞俄比亞爆發邊界沖突,兩國嚴重軍事對峙。此后,政府集中力量處理沖突問題。6月,國民議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討論厄埃沖突及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會議認為厄埃危機的主要原因是埃塞侵犯厄主權、破壞國際公認的邊界及其對厄領土的公然入侵。重申危機只能通過和平的、法律的方式來解決;要求勘定邊界、通過仲裁解決糾紛、邊界地區非軍事化、無條件停止敵對行為、開始直接對話。譴責埃塞政府侵犯厄人人權。
      厄立特里亞主要出口飲料、畜皮、紡織品、皮革制品、鞋、石油等產品。主要進口商品為機械運輸設備、汽車、機械、零配件及各種工業制成品,如食品飲料、石油、化工產品等。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數字,厄立特里亞1997年的出口總額僅為2.01億美元,而進口達5.83億美元,赤字高達3.82億美元。主要貿易伙伴有埃塞俄比亞、意大利、蘇丹、沙特、吉布提、阿聯酋、中國、丹麥、德國等。主要援助國是德國、美國、意大利及一些北歐國家。另外國際組織、中東地區國家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向厄提供援助。1996年,獲官方發展援助1.57億美元,其中雙邊援助1.246億美元,多邊援助0.295億美元,阿拉伯國家提供290萬美元。1992年度歐共體向厄提供7?000萬美元的發展援助。另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數字,1985~1997年厄立特里亞共接受各種外援1.789億美元。
      據非洲發展銀行1999年發展報告,1997年厄立特里亞農牧漁業生產總值為5400萬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3%。農業是厄立特里亞國民經濟的支柱。全國有80%的人口從事農牧業。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大麥、高粱、小麥、豆類。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籽、芝麻、花生、亞麻、劍麻、棉花、蔬菜和水果。全國現有可耕地320萬公頃,已耕地43.9萬公頃,占可耕地面積的13.7%。厄立特里亞的畜牧業不發達,農牧業人口中的35%~40%從事畜牧業,主要牲畜有綿羊、山羊、牛和駱駝等。1997年牲畜存欄數:牛150萬頭,羊500萬頭,駱駝30萬峰,馬、騾、驢總計為25萬頭,家禽250萬只。沿海漁業資源豐富,但漁業基本停留在淺水捕撈的水平,捕撈的魚大多制成魚粉、凍魚和魚干出口。
  • 中國對非洲出口穿越后危機時期在布隆提、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五個非洲國家,每100人擁有的手機數量不到10部。面臨如此之大的市場空白,非洲需要進口大量手機以滿足不斷膨脹的需求。中國制造的手機物美價廉,成為非洲消費者的首選。2003年中國生產手機1.86億部,...
  • 糧農組織認定烏干達糧食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因為上述地區降雨量今年低于平均值,糧食產量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糧農組織目前尚不能確定烏東北部地區今年下半年的收成。烏干達和其他6個東非國家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肯尼亞、索馬里和蘇丹,長期面臨糧食短缺問題。去年以來,這一地區遭遇60年不遇大旱。-
  • 德官員:中國購買非洲土地致嚴重干旱非洲之角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南蘇丹、烏干達等東非國家。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干事雅克·迪烏夫在緊急會議上說,要想避免該地區在未來發生饑荒和糧食不安全危機,國際社會迫切需要加強農業,加大對農業發展的力度。另外,必須重視當地的環境惡化問題。...
  • 厄母嬰死亡率顯著降低厄《形象報》消息:據奧羅特轉診醫院專家介紹,獨立20年來,厄立特里亞在降低母嬰死亡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獨立前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母嬰死亡率為1%,目前已降低為3‰。這歸功于國家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得益于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增加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厄衛生部注重孕婦產前、產后檢查及醫療服務,...
  • 2011年7月29日《整點新聞》(晚間版)主持人:非洲之角自去年起陷入6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波及肯尼亞北部、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厄立特里亞和南蘇丹等國數以千萬計民眾。當地時間7月28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首批物資終于到達摩加迪沙。解說:當地時間28日,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一架運輸機降落在摩加迪沙機場,帶來了14噸營養品,...
  • 國際觀察:索馬里震顫世界神經圖自去年以來,非洲東北部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和烏干達在內的“非洲之角”地區遭遇60年罕見大旱,這導致糧食產量直線下降,加之糧食儲備枯竭、全球糧價暴漲,“非洲之角”陷入困境。然而截至目前,其他地區卻遠沒有索馬里遭遇的大饑荒嚴重。...-
  • 柳工中標厄立特里亞政府首批產品發運7月15日和18日,柳工出口厄立特里亞50臺平地機和50臺壓路機發車儀式,分別在柳州柳工路面公司和柳工無錫公司舉行。這是柳工6月1日中標厄立特里亞政府采購項目中的首批機械產品。厄立特里亞位于非洲東北部,隔海與沙特阿拉伯、也門相望,地處歐、亞、非海上通道咽喉——曼德海峽,...-
  • 聯合國報告稱厄立特里亞曾計劃襲擊非盟峰會據一份最新的聯合國報告披露,東非國家厄立特里亞曾經策劃在今年年初的非洲聯盟首腦會議期間發動大規模襲擊。據聯合國新聞中心網站28日公布的消息,聯合國索馬里和厄立特里亞問題監測組的報告稱,厄立特里亞政府“構思、策劃、組織和操縱了一場失敗的陰謀,...-
  • 掃雷英雄陳代榮:激情,在國際雷場上燃燒自上世紀90年代初執行中越邊境掃雷任務起,加上2002年至2005年3次赴厄立特里亞、泰國執行援外掃雷教學任務,陳代榮親手排雷和示范排雷2100多枚,培訓外軍學員150人。由于操作科學,組織嚴密,陳代榮和他所帶的隊伍至今無一人傷亡,被國際同行嘆為“奇跡”。他說,在他心中是這樣想的:[出錄音]...
  • 實錄:世預賽抽簽國足上簽將對陣伊拉克新加坡厄立特里亞對陣盧旺達[0:0]斯威士蘭對陣民主剛果[0:0]圣多美和普林西米對陣乍得[0:0]剛才這些都是第五和第六檔的球隊,他們的勝者將晉級下一輪,同更高檔次球隊比賽[0:0]卡福正在進行抽簽,把剛才這些比賽的勝者放到下一階段的小組中[0:0]...-
  •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蘇丹及南蘇丹特使1991年至2000年,蒙克利奧斯曾先后擔任厄立特里亞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駐非洲統一組織大使和常駐聯合國代表等職務。根據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和蘇丹南部地區公投結果,蘇丹南方7月9日正式宣告分離,成立南蘇丹共和國。聯合國大會7月14日接納南蘇丹為第193個會員國。-
關于本站 - 友情合作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22 世界地圖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